《深圳蓝皮书: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4)》发布
日期:2024-12-26 来源:南方+
日前,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研创的《深圳蓝皮书: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4)》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顺利出版。
《深圳法治发展报告(2024)》梳理了深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建设的背景下,立法、法治政府、司法、社会法治、涉外法治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法治发展中的突出亮点,并对深圳法治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本书专题研究了深圳的产业促进和民营经济立法,应急管理、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等制度的变迁,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与深圳对新《公司法》的适应,政府普法履职、粤港澳大湾区民事诉讼规则衔接、检察建议、检察监督以及国际法务区发展、涉外司法鉴定等问题。本书还关注了蓝碳产权保护、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电竞赛事联盟内部处罚权效力等方面的前沿实践问题。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深圳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就完善养老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强化养老服务空间设施保障、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完善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机制、推动社会公益志愿养老服务等作出一系列制度设计;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健康条例》,在推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完善职业健康保护制度、健全重大疾病防治体系、推广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制度设计,这也是全国首部地方性健康立法;制定《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首次在立法层面明确要求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就大学区招生模式和建立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进行制度设计;制定《深圳经济特区学前教育条例》,明确学前教育的社会公益事业性质,强化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扩大面向儿童的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特殊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保障。还制定或修改了《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深圳经济特区食品安全监督条例》《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急救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技能鉴定条例》等法规,推动深圳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
蓝皮书指出,深圳应强化立法引领作用,保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在强调和重视发挥立法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立法万能”和“过度立法”的倾向,把握好将政策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的范围和时机。用足用好特区立法权的同时要坚持突出重点、为需而立、立以致用,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探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立法,在大湾区规则对接中发挥人大作用,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加强对立法规划重要作用的认识,增强立法规划的约束性,将预备项目和调研项目纳入责任单位绩效考核。建立制度化立法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立法调研顺利开展,为高质量立法提供基础保障。扎实开展立法后评估以及执法检查工作,促进法规有效实施,切实把立法优势转化为法治优势、发展优势。
南方+记者 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