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日期:2024-12-23   来源:深圳特区报

  ■ 任恒 伍杏子

  提 要

  要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围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加强完善反腐败国家立法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修订完善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着眼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使命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出战略部署。这是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具体体现。新征程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亟须回答的实践问题。

  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历史和实践已证明,坚强的党性、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点。党性党风党纪是辩证的统一,有机的整体,不可分割。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是贯彻落实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的具体举措。

  用党的创新理论培基固本。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通过开展专题学习班、理论研讨会和培训课程,采用案例分析、实际问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学习这一重要思想,确保党员干部准确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干部教育培训深度融合,将传统美德融入具体的行为规范中,推动党员干部自觉净化身心、提升修养、增强党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和道德水平,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体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以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四风”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形象和威信,作风建设是党性教育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可通过广泛调研、听取意见、开展座谈等方式,了解作风问题的具体表现和原因,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坚持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

  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调,是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方面。以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必须推动形成不断完备的制度体系、严格有效的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进一步提升监督制度的理念。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要注重发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的作用,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围绕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等,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制定修订完善一批标志性、关键性、基础性的法规制度。使制度建设与管党治党需要相适应、与党的各项建设相配套,确保一体遵循、一体执行,确保我们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进一步完善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构建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大监督”理念,既要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作用,又要贯通协调外部监督的力量。通过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将党内监督与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形式有效结合,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和行动,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坚决防止领导干部成为利益集团和权势团体的代言人、代理人,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

  进一步健全完善监督机制。要根据实情,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类监督机构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监督的程序和要求。着力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着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坚决清除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害群之马,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提高监督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科学化、规范化的监督机制,切实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本文受2024年度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融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奋斗价值培育研究”(24MSZX04)资助)

  (任恒: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伍杏子: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