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共商科技文明与未来城市发展 打造全球城市文明典范发出深圳声音

 日期:2024-12-17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城市必将扮演中华文明承载者、行动者、建设者、展示者的重要角色。为研究探讨科技创新与城市文明发展新趋势和新机遇,助力深圳打造全球城市文明典范,12月14日,以“科技文明与未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2024城市文明发展学术年会(UCDF2024)在深举行。100余位来自思想理论、自然科学、文化产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城市文明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次年会由南方科技大学主办,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南方科技大学文化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承办。

  紧抓前沿 促进科技与文明深度融合

  伴随着科技发展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全球城市文明不断迈向新高度,涌现出不少新现象和规律,年会聚焦科技文明与未来城市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探讨。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姜虹表示,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城市文明典范”是先行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此次年会以“科技文明与未来城市发展”为主题,正是结合深圳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以及深圳科技创新之城的底色,同时也基于南方科技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良好基础,发挥南科大的科研优势与智库优势,共同研究探讨科技创新与城市文明发展新趋势和新机遇,交流互鉴国内外优秀城市科技创新经验与城市文明优秀成果。

  年会当天,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南方科技大学文化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正式揭牌。南方科技大学文化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依托南科大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未来将打造成为文化新质生产力高端智库研究平台、高端决策咨询基地、国际交流传播平台、城市文明典范建设的智力支撑机构,为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支撑,做出南科大应有的智力贡献。

  深度探讨 尽显学科优势

  年会上,校内外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科幻等主题,以科技文明前沿探索结合城市发展的话题进行互动。欧洲科学院院士、南科大海洋高等研究院院长、深圳海洋大学筹建负责人林间以“海洋科技文明与现代化海洋城市”为题作主旨发言,从海权与海洋文明、海洋科技的重要性、现代化海洋城市未来建设三个维度来解读海洋。

  在林间看来,实现海洋强国目标,离不开海洋高端人才培养,提升大湾区海洋科技力量与影响力,通过努力发展海洋科技,助力深圳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海洋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发展是连在一起的。深圳依海而生、向海而兴,发展海洋文明极其重要。此外,我们吃的海产品,所处的气候变化也都与海洋有极大关系。面向未来,海洋资源越来越重要,我们可以向海洋要新能源,比如风能、电能等,通过这些动能创造新的氢能。”林间说。

  “科幻与未来城市发展”是此次年会的分论坛主题之一。近年来,南科大高度重视在科学、科普、科幻上的探索,逐步搭建起融科学传播、科普教育、科幻创作于一体的全方位大学文化创新平台阵地,并依托学校独特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基础,根植深圳创意创新文化。

  南科大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副院长陈跃红认为,“科幻热”对城市未来发展意义非凡。“科幻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昨天的科幻也许就是今天的现实,尤其在深圳,深圳是一座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不断涌现出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如何把文明建设与城市建设融合起来,营造出充满技术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生命美学的氛围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发展科幻文明、科幻文化、科幻文学以及科幻文化生产力,是未来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们应该探索的。”陈跃红表示。

  跨界交流 碰撞思想火花

  城市文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一维度,本次年会丰富了“跨界”元素,除了主旨演讲,年会还设置了“生命健康与人类城市文明”“海洋文明与未来城市发展”“科幻与未来城市发展”三场分论坛,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各自“关键词”,探索科技变革时代的城市发展之道,以期为全球城市文明典范建设提供理论资源。

  南科大医学院教授、南科大-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副院长张健是分论坛《生命健康与人类城市文明》的主持人。在他看来,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状态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健康的居民群体是城市文明发展的动力。

  “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能够及时应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高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因此,城市文明建设中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如医疗服务(危重症医学等资源合理分布)、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系统,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水平。城市规划应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创建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促进居民全面福祉。”张健说。

  一个文明城市应该具备一定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其中物质文明主要指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交通等方面的发展。张健认为,合理的城市规划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优质医疗服务等相结合,将为实现文明城市目标奠定基础。

  活动中,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齐让,世界旅游大会原主席、民政部原副部长顾朝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总顾问王京生,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潘峙钢等嘉宾,分别从公民科学素质、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等角度发表主旨发言。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由深圳市委宣传部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以城市文明典范为主要研究方向,坚持学术与智库并重,整合国内外学术力量,致力于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学术创新的先锋阵地,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深圳路径”,为深圳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力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提供高水平智力支持。姜虹表示,未来,研究院将继续大力推进决策咨询工作,充分发挥新型研究型大学体制机制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