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发布

 日期:2024-12-16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12月13日下午,《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在深发布。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同步举办“城市国际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学术研讨会,围绕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如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城市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超大城市的国际传播实践及相关案例分析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新书是深圳市社会科学院联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开启的一项关于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题的研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与传播评论》主编姚曦本表示,本研究从跨文化城市建设、城市文化记忆、城市品牌国际化等不同向度,建构起一套国际传播研究框架和话语体系,是国内较早以城市为对象系统探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今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给出了提升城市国际传播效能的时代命题和改革任务。如何将超大城市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技术优势、文化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对外传播优势,赋能更具自主性、系统性、引领性、安全性的对外开放,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传播秩序,让中国的声音与世界的声音形成和谐共鸣,这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近年来,深圳持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城市综合营销为发力点,向世界全面、立体、系统宣传推广城市形象,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升深圳的国际传播效能,构建与城市实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向全球其他同类型城市学习“跨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深圳市社科院联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开启关于中国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课题研究,形成了国内较早以城市为对象、系统探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并推动了新书的出版。

  来自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深圳市社科院、深圳市委党校、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以及来自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广电集团等单位的国际传播业界专家共聚深圳,围绕国际传播的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如何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城市在国际传播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超大城市的国际传播实践及相关案例分析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全球互联网平台兴起的语境下,以城市传播为路径、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叙事的国际传播研究,将迎来全新的理论机遇和实践空间。本书不仅对进一步强化深圳国际城市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深圳国际形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对于当下中国的城市文化建设、形象建设,以及发挥特大城市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同样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

  

  中宣部原文艺局局长,原“学习强国”总编辑,武汉大学特聘教授刘汉俊认为,这部作品重点关注了深圳的跨文化、城市记忆和城市品牌三大课题,是一个有针对性,有时代感,有实用价值的文本。它描摹了一个生动鲜活,丰富多彩的深圳模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辑孙延青认为,本书主要是从跨文化城市建设的逻辑与进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可能路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效能评价,以及技术媒介等四个方面对深圳城市品牌、国际传播、效能进行了研究,系统的探讨了城市国际传播能力的深圳实践样本,并就深圳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路径建议。

  研讨会上,深圳市社科院院长吴定海表示,深圳市社科院也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与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工作者携手合作,推动多学科交叉研究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催生国际传播的新学科前沿和新学术成果。

  南方+记者 郭悦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