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如何构筑四链融合有效机制

 日期:2024-11-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七届九次全会强调了“七个高”,第三个突出以加快科技创新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这一部分中,全会提出构筑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有效机制。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可以说是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四个方面相协同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构建更高效创新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期栏目就该话题进行理论问答。

  主持人:赵鑫

  嘉 宾:吴垠(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所长)

  四链只有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主持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吴垠:创新链强调科学技术、商业思维等方面的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灵感。产业链以实体经济为基、以生产为纽带,承担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任务,不断开拓产业延伸的空间。资金链是开展创新研发活动、开辟新产业、新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要依托现代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对创新链、产业链的扶持。人才链则依托深圳各类人才集聚的优势,通过人才引进、培育和使用等方式,建立与创新链、产业链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才队伍,并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能保障。

  四链只有高效协同和有机衔接,才能发挥最大效益。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可强化科技创新的需求导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链与资金链的融合,能加速创新进程,提升创新效率。产业链与资金链融合有利于产业发展壮大,提高投资回报率。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融合能够实现人才驱动发展,以产业链吸引人才链,以人才链反哺产业链。

  四链融合有助于缩短资金找项目、项目找人、人找产业、产业找技术的时间

  主持人:在您看来,四链融合对于推动科技创新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吴垠:四链融合进一步解决了过去“创新走不出实验室”“产业迭代跟不上时代”“资金支持灵活度不高”“人才供给与市场错位”等问题。在科技创新中,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许多科学上的重大突破皆来源于此,但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往往耗费时间长、经费要求高,结果不确定性较大,产业化速度也偏慢。四链融合可以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其一是四链融合有利于解决科技孤岛问题。科技孤岛主要是指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某一环节或要素与整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发生“隔离”,导致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形成“闭路循环”,从而影响技术转移和科技创新效率的现象,四链融合让基础研究成果更好地连接现实产业或经济活动,促进其广泛应用。其二是四链融合有利于减少创新要素跨组织边界流动时遇到的壁垒,提升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极大缩短资金找项目、项目找人、人找产业、产业找技术的时间。其三是四链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密切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与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的联系,不断催生新科技,同时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链”的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主持人:四链融合关键在“融”。在您看来,深圳如何提高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之间的融合度?

  吴垠:首先,进一步强化市场需求导向,实现“融”的精准匹配。要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资金链和人才链,以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融合。其次,通过“链”的合作,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促进各链条的深度融合,打破区域市场分割、破除行政壁垒。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与港澳的合作,将四链融合的实践拓展到深港合作、深澳合作、大湾区深度合作中去;再次,进一步提升“融”的效率,这就需要大力发挥资金链的作用,拓宽资金供给渠道,完善科技金融体系,为科技企业提供综合化、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尽早尽快解决专精特新企业创新融资的需求,形成一批种子、瞪羚、独角兽及行业领军企业。最后,孵化一批在现代工业、低空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具有科技创新带动能力的企业,以企业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