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科学之魂、人文之光、艺术之韵:深圳城市文明的三重向度

 日期:2024-11-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 俞显立 周凯丽

  提 要

  历经四十余载的文化积淀,如今深圳在推进城市文明发展中焕发出无尽的活力与创造力。从根本上看,深圳的城市文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承载的文明底色、人文底蕴赋予的文明温度以及文艺创作传递的文明神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论述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理论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圳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汇聚了中国与世界、自然与社会、科技与人文、传统与前沿的多元文化元素。历经四十余载的文化积淀,如今深圳在推进城市文明发展中焕发出无尽的活力与创造力。从根本上看,深圳的城市文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承载的文明底色、人文底蕴赋予的文明温度以及文艺创作传递的文明神韵。

  科技创新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渲染底色

  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每一次突破都如破茧成蝶般释放出新的生产力,不仅代表着生产关系的更新换代,也意味着文明画卷崭新篇章的开启。科学精神是推动科技腾飞的基石与驱动力。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蕴藏着深厚的创新精神和独特的发展模式。数十年来,深圳孕育了众多享誉全球的高科技企业。这座城市之所以能够书写传奇,既得益于深圳企业家群体的胆识与拼搏,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大批本土世界500强企业正是他们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也得益于深圳政府在推动创新方面的精准施策,为企业提供了一流的服务和宽松的环境,让科技创新成为深圳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现在,科技创新是深圳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深圳已经从早期单纯的制造业基地,转型为一座以高科技为引擎的活力之城。

  科技创新作为城市文明底色,已经渗透到深圳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2023年深圳开展“极速先锋城市建设”行动,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超1100亿元,力图实现“双千兆、全光网、1毫秒、万物联”网络建设目标,打造国内第一、世界领先的极速先锋城市,降低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算力使用成本和门槛。这极大提升了公众网络获得感、民生网络获得感、数字内容获得感。市民可以随时随地体验便捷高速的移动网络,在更广泛的区域享受免费便捷的网络服务和强大的互联网应用内容本地供给能力。再如深圳在2023年研发投入显著增长,总额达到1880.4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1.8%。此举促使研发占GDP比重提升至5.81%,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准,彰显了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卓越实力。科技创新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渲染了厚重的科技文明底色。

  人文底蕴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赋予温度

  城市人文底蕴的重要性在于,它赋予了现代城市深厚的人性温情与人伦秩序,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现代城市文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共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文化的力量如细雨般悄然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角落。深圳的人文底蕴璀璨夺目,融会了海防、客家、广府、红色等多重传统文化精髓,又注入改革开放与开拓创新的现代气息。大鹏所城、南头古城等历史人文遗迹,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城市文脉和历史记忆的光芒。它们不仅是深圳人文精神的传承载体,更是弘扬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彰显着深圳独特的人文风貌和魅力。近年来,深圳依托南海之滨的地理优势,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创新文化”“海洋文化”等文化精髓,致力于人文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探索传承中华文脉的新路径,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圳成功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这一实践不仅为人文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范例,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独特魅力。

  在探寻传承中华文脉、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道路上,深圳不断尝试新路径、新做法,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持续注入强大动能。此外,深圳正积极强化社科研究与智库建设,致力于塑造独具匠心的“深圳学派”,以持续推动城市学术繁荣与文化沉淀。在追求城市文明典范的征途上,深圳坚守“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城市人文精髓,让居民在城市发展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以浓厚的人文底蕴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赋予了时代的温度。

  文艺创作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传递神韵

  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能成为城市文明发展的载体和容器,书写与成就一座城市的传奇。支持艺术创作、鼓励表达,有助于以更宽广的视角,挖掘这座城市的动人故事,向世界展示深圳灵魂、传递深圳声音。深圳文艺界立足这片岭南热土,生动讲述深圳的奋斗历程,歌颂城市的发展巨变。同时,深挖中华文明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文艺精品,如深圳原创舞剧《咏春》《深AI你》,深圳首部原创歌剧《先行者》等,让“深圳出品”不仅鼓舞人心,更赢得广大民众的喜爱与传颂,展现出深圳文艺的独特魅力与强大影响力。

  若用一个词来概括深圳作家的创作特点,那无疑是“新城市文学”。这里的城市,充满了崭新的气息;这里的文学,洋溢着时代的鲜活。城市生态的变迁、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在这崭新的文学中得到了细致入微的描绘。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深圳作家所承载的传统与记录的生活,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紧密相连。这座城市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这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现代工业的崛起,更是一场人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壮丽变革。深圳的作家们正是这场变革的记录者,他们发现新话题、探讨新方案、追寻新梦想,用文字书写城市文明发展新篇章。深圳,文艺创作正以记录火热的时代变革并以其描述时代的鲜活,为深圳城市文明发展传递着美好的神韵。【本文系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城市文明典范:丰富拓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深圳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Z2023A005);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南方科技大学文化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4TSZK011)研究成果】

  (俞显立:悉尼科技大学哲学博士、中级经济师;周凯丽:中央民族大学艺术硕士、深圳市公共文化促进会非遗与民间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