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
日期:2024-08-2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华南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 陈金龙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邓小平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里程碑”。邓小平理论的创立,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明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强调“老祖宗不能丢”“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颠扑不破”,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另一方面要求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不能抓住一两句话断章取义,更不能把其个别论断绝对化神圣化,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邓小平同志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世界上存在的各种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紧紧抓住了国际社会面临的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科学论断。
三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主题。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实际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创新,都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的。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主题进一步拓展,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没有变化。
四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任务,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对中国具体实际有着清醒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中国具体实际的科学判断,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基本依据,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五是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理论建构,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
这些历史性贡献为新时代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了方法启示。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三是坚持人民至上,从人民实践中吸取智慧,让理论为人民所掌握。四是着力推进理论创新成果的学术化表达、学理化阐释和体系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