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日期:2024-08-29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中山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岭南学院讲席教授 赵昌文
在中国建立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们党长期思考与探索的重大问题。经过改革开放后的成功实践,中国共产党创造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我们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伟大进程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邓小平同志强调,“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有效地发展生产力”,明确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回答了这一长期困扰着我们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经济体制在改革开放全局中的重要性,指出:“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肯定和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同时,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邓小平同志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的重大判断,从根本上源于他对中国基本国情和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的深刻认识,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特别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突出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坚决破除各种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必须牢牢把握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问题,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必须认真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所有制、分配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任务,不断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