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日期:2024-08-29 来源:深圳特区报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副主任 樊锐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1979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邓小平同志在会上作了《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这是一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实现伟大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文献。《祝词》对文学艺术领域中一直争论不下的问题,给出清晰的界定与解答,为当时正在重启的文艺创作指明方向,对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一是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祝词》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强调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民日报》据此发表社论,从此“二为”方向成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新时代新征程上,在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上,要牢牢把握“二为”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二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祝词》明确提出,文艺作品要注意社会效果,要提高人民精神境界,要提高艺术表现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新时代新征程,文艺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强调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求“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做到改进领导作风并尊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创作精神。《祝词》关于新时期党如何领导文艺工作的表述,既切中以往社会主义实践中曾出现过的问题,也为新时期文艺事业提供了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要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把握好文艺创作生产格局和人民群众审美要求的变化、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群众接受欣赏习惯的变化,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