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研讨会综述

 日期:2024-08-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近日,由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论坛暨“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探讨“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与会专家围绕“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间的关系、如何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思政课与政治理论教学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关联与内在统一。有专家认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坚持“第二个结合”最根本的就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专家从人类文明整体进程视域中的“古今中西之争”来分析以“第二个结合”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意义。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文明是其根脉;“第二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精神动力。有专家提出,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话题,蕴含着一种极具历史感和现实感的中西方历史和国情比较视域。在此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既是现代的,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然要坚持“第二个结合”。

  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有专家认为,“两个结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法和必由之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不断彰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本质,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专家提出,在把握“前提”上,要以“文明史”书写“新时代中国历史”,为坚定历史自信,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途径”实施上,应围绕“自我革命”伟大实践,使“第二个结合”得以充分展现。最后,在“目标”设定上,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并在阶段性的进展中得以逐步实现。有专家提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其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有专家认为,新时代以来,世界文化格局演变的趋势已经表明,在“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有专家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角度阐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的重要责任,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必须担负起的新的文化使命。这就要求我们新时代的理论工作者,要将研究阐释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以文化人”中创造思政课和政治理论教学新气象。与会专家感到,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做到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有学者认为,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教育者要坚持以文化人,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全方面,准确领会“第二个结合”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深化对“第二个结合”的学习阐释,在“两个结合”中推出更多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学术成果,推进“第二个结合”在新时代新征程深化发展、走深走实,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此次会议的举办是互相学习、增进交流、合力共赢,从而推动学科创新发展的宝贵契机,也是军地联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