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做好“五篇大文章”
日期:2024-06-1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金融事业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阐明做好金融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自《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出版数月以来,工行深圳市分行坚定不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金融工作会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学习贯彻《论述摘编》,深化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今年以来,工行深圳市分行认真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把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将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金融治理效能,积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助力金融强国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1
拓面提质 布局科技金融新生态
《论述摘编》指出,科技金融要迎难而上、聚焦重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做强制造业。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对于工商银行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实施“五化”转型(布局现代化、风控智能化、动能数字化、结构多元化、基础生态化)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工行深圳市分行高度重视科技金融发展,认真贯彻中央和总行部署,把握深圳科技企业资源高度集聚特点以及20+8产业集群发展重点,逐步完善“体系化、专业化、特色化”科技金融特色经营与“全周期支持、全产品服务、全生态赋能、全数据驱动”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专业机构建设、评审机制优化、产品服务创新、多元金融服务等维度推动专属体制机制改革升级,实现科技金融拓面提质。
其中,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两大需求为牵引,依托工银集团平台资源优势,综合运用“股、贷、债、保”等金融手段,链接构建政府、资本、产业等多方合作生态圈,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驱动企业经营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合发展。伴随着科技金融服务不断完善,该行服务科技企业的质效再上台阶。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已累计为近万家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为超过3200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超1500亿,较年初净增近百亿,科技型企业投融资余额超过1400亿元。
2
聚焦“双碳” 实现绿色金融新突破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我国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兴农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绿色金融发展大有可为。《论述摘编》指出,绿色金融要乘势而上、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标准和产品体系。
作为绿色金融发展的开拓者与引领者之一,工行深圳市分行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和政策指示,持续贯彻“以绿色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经营宗旨,坚持高标定位,强化顶层设计与统筹推动,将绿色金融增长目标列入三年投融资业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信贷规划指挥棒作用。同时强化配套保障,加大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产品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制度、产品体系,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质效,不断加大对绿色交通、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重点绿色产业领域的投融资支持,将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等领域。
近年来,工行深圳市分行推进“双碳”工作蹄疾步稳,实现多项“零”突破。比如,发放首笔ESG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首笔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某环保企业首笔数字供应链融资业务……
3
深化服务 迈向普惠金融新阶段
《论述摘编》指出,普惠金融要雪中送炭、服务民生。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对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工行深圳市分行始终把普惠金融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深化数字普惠发展模式,加大组织推动和信贷支持力度,优化数字普惠产品体系,夯实稳企惠企工作,向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等普惠客户提供全渠道、全流程、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今年以来,工行深圳市分行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打造“3+N”数字普惠产品体系,有效满足产业链末端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围绕科技创新、专精特新、个体工商户等重点客群,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精准信贷支持。随着城乡联动发展战略落实持续强化,该行加快推进涉农领域信贷供给与产业支持,高效推进乡村振兴金融创新赋能。
截至一季度末,工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规模已迈上1500亿元台阶,普惠贷款五年平均增速超90%,累计服务普惠客户近4万户,资产质量持续保持同业优良水平,连续多年获评监管机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监管评价“一类行”,并获得政府、媒体20余项荣誉和奖项,充分彰显了国有大行的“头雁”担当。
4
做深做精 助力养老金融新发展
《论述摘编》指出,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随着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满足老年人日益多元的养老服务需求既是国民经济发展所需,也事关百姓福祉、社会和谐。工行深圳市分行锚定“打造领先同业的养老金融服务银行”目标,成立分行养老金融委员会,完善养老金融顶层设计,统一思想、完善机制、培养生态,做深做精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为加快构建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该行发挥“工银爱相伴”品牌优势,持续优化养老客群全生命周期服务,中标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深交所科交中心企业年金受托管理项目,个人养老金开户规模及增量同业第一,社保卡、颐年卡累计发卡量同业第一。
工行深圳市分行运用适老设施环境改造、服务体验提升、场景生态运营系列组合拳打造“工行驿站+养老金融”标杆网点。与罗湖口岸港人服务中心联合成立共建点,打造港人特色服务体系。在健全生态体系,探索产业场景方面。该行与深圳幸福健康产业集团、腾讯银发实验室开展养老金融生态合作,落地深圳市人社局“深圳人力资源生态服务平台”多板块业务。围绕养老产业资金流、信息流、客户流探索更精准的信贷政策和融资模式,服务银发经济。
5
加快转型 展现数字金融新作为
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的有机融合,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重要举措。《论述摘编》指出,数字金融要把握机遇、重视安全。金融机构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便利性和竞争力。
工行深圳市分行主动融入数字经济新浪潮,成立数字化运营中心,完善运营体系、工作机制和配套措施,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数据+技术为手段,已构建起涵盖数据底座、客户标签、运营策略、客户连接、风险管理、数据视图的“人+数”数字化运营体系和客户运营模式,完成触点矩阵与运营平台互通,其中“工银微金融”小程序用户突破1.4亿;全年运营策略服务覆盖客户1115万人,同比增长50%,占全量客户46%。
4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组织召开“注入金融新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工行深圳市分行作为行业代表之一,介绍了该行以数字化手段服务实体经济的措施和成效,通过实施“数字工行(D-ICBC)”战略,打破银企信息壁垒,加强数字化产品创新,开展主动授信和自动化审批,提高智能化风险防控水平。此外,该行依托深圳“双区”先行先试优势,按照深圳人行跨境征信工作部署,积极开展跨境数据交易实践,与深圳征信、百行征信跨境征信落地合作,完成近百家企业跨境征信查询业务,进一步强化系统性风险防控,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陈萌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