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发挥深圳天使投资优势培育新质生产力

 日期:2024-03-05   来源:深圳特区报

  ■ 吴燕妮 李欣圆

  提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天使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初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要充分调动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投资机构等专业资源,促进投融资对接,积极服务深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蓝图。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天使投资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初创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科技创新的前沿,深圳已经在天使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圳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能够吸引和培育众多优秀的科创企业,还在于深圳完善的金融业态和国内领先的股权投资市场,为科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在深圳全力打造国际风投创投中心,促进创业投资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背景下,深圳创投行业紧抓“双区”建设及“双改”示范的重大发展机遇,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趋势,整体运营趋于稳健,服务实体经济实现量质双升,行业良好生态正在逐步形成。

  深圳创投基金扶持科创企业效果显著

  股权创投行业头部化趋势明显。从目前趋势看,深圳股权创投行业发展趋势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机制正在形成。截至2022年末,深圳共有68家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管理规模超50亿元,基金产品1017只,同比分别增长4.6%、20.1%;管理规模合计8888.5亿元,占深圳私募股权创投行业整体规模的58.8%,较2020年末提升1.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管理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创投基金则近1000家,管理规模合计仅为124.4亿元。

  所有制类型及资金背景逐步多样化。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管理人以民营为主,但国有背景占比有所提升。民营背景管理人管理规模7826亿元,同比增加3.6%,国有背景管理人管理规模3557亿元,同比增加9.7%。所有制类型也反映在深圳创投行业的资本背景方面,其中,政府出资、保险资金规模分别达324.7亿元、87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6%、3.3%。与此同时,深圳居民投资者参与度提升且投资金额稳步提升,2022年创投基金募资来源中居民投资者出资规模2428.5亿元,同比增长7.8%;人均出资规模从2020年的360.7万元稳步提升至2022年的423.5万元。

  扶持科创企业效果显著。深圳创投基金充分发挥立足深圳、服务中小创的优势,累计投向中小企业9297家、3884.5亿元,累计投向高新技术企业3656亿元,陆续孵化培育出联影医疗、华大九天、纳芯微、奥比中光、云从科技等优质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20+8”产业集群的在投项目有4547个,在投本金1061亿元,投资轮次5723次。其中,在投项目数量排名前五的行业为信息技术服务、电子设备、半导体、机械制造及医疗器械,在投项目数为1114个、706个、570个、406个及352个,合计占比超50%,“资本引擎”驱动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效果凸显。

  母基金发展有序

  母基金作为股权投资行业的“源头活水”,正逐渐成为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市场化母基金方面,深圳共有117只母基金,目标募集规模2654亿元,实际募集规模586.5亿元,募集完成率达22.1%。从机构类型看,已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母基金管理机构达55家;从资金来源看,以中资为主、中外合资为辅,分别占母基金整体募集资金规模的99.6%、0.4%。

  在政府引导基金方面,深圳市引导基金已与90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合作,共参股子基金145只,子基金总规模约4700亿元,投资项目数量超3000个,子基金已投企业上市270家、独角兽企业19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89家。在“2023深圳未来行业领袖企业50强”榜单中,深圳天使母基金已投企业占比34%。

  退出途径逐步扩展。虽然面临外部承压、内部求变的挑战,深圳股权创投行业退出情况仍然保持在较好水平。从退出规模来看,截至2022年末,深圳创投基金累计退出项目数量9235个、退出本金2630.6亿元、实际退出金额418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7.8%、10.2%。其中,2022年退出项目数量953个、退出本金315.7亿元、实际退出金额399.2亿元。深圳创投基金通过境内上市累计退出项目数量834个、退出本金404.9亿元、实际退出金额140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3%、23.1%、18.6%,其中2022年通过境内上市退出项目数量117个、退出本金76.1亿元、实际退出金额220.8亿元。

  而从发展趋势上看,深圳创投基金退出项目行业也逐步拓展。2022年,深圳创投基金退出项目数量排名前两位的行业分别为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退出项目分别达173个、138个,同比分别增长174.6%、55.1%,上述行业退出项目数量占比从2018年的28.7%稳步提升至2022年的48.9%。以人工智能及VR/AR等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行业蓬勃发展,近五年退出项目达65个,平均年化增速达76.3%。

  继续发挥创投优势,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深圳目前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创投生态系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下一步,深圳要继续发挥创投优势,不断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畅通产融对接,增强创投基金优势。充分调动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投资机构等专业资源,配合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活动、“独角兽”发现和培育行动,促进投融资对接,积极服务深圳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蓝图。同时,积极支持香蜜湖、前海等地建设国际创投集聚区,引进国家级、外资私募股权创投机构及相关会计师、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创投评价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打造良好的私募基金行业生态圈层。

  积极争取私募基金业务创新试点落地深圳,增强行业发展动力。加快推动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股份份额转让试点业务落地深圳,提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二级市场活跃度,发展培育专门投资基金二级市场的S基金,提高深圳私募股权创投基金份额流动性及对创新基金的吸引力。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持续加强政策引导。可参考浙江、海南等地制定私募基金专项扶持政策,提高落户奖励、税收优惠及人才奖励标准。同时,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优势,探索发行多币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开展离岸证券投资等创新业务,吸引境内外头部私募机构落地聚集。同时,深度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支持境外长线资本投资深圳。出台优惠政策提高境外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投资的便利度,引导优质资金投向“20+8”产业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完善法律框架。借鉴硅谷等成熟市场的法规经验,制定和完善适合本地特色的法治环境。明确天使投资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定义,包括对天使投资者的资格、责任和义务进行具体界定。建立综合法律支持系统,包括税收优惠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纠纷解决渠道等。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激发更多私人资本对初创企业的投资热情,也能够促进整个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国际化合作。建立跨国合作平台,促进深圳与国际天使投资者和机构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合作。该平台可以作为共享资源、讨论投资策略、探索合作机会的中心。同时,深圳可通过定期举办国际创投会议和交流活动,分享最新的市场趋势、技术创新以及投资经验。积极与海外创新中心建立伙伴关系,促进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帮助深圳企业和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挑战,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技术和人才。

  (吴燕妮: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欣圆:英国利兹大学金融与法律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