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省人大代表吴晓莉在代表通道上呼吁支持深圳建设国际蓝碳交易中心
日期:2024-01-26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广州1月25日电(特派记者 李舒瑜)1月24日上午,省人大代表、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总监吴晓莉亮相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她呼吁,支持深圳建设国际蓝碳(海洋碳汇)交易中心,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
吴晓莉是一名规划专家,长期关注绿色发展和宜居环境建设。她说,在去年10月省人大环资委组织的双碳工作专题调研中,深圳以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红树林保护碳汇为交易标的,开展蓝碳交易的创新探索,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双碳背景下,蓝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逐步成为国际政策和碳交易关注的一个重点方向。这又是一个全新领域,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吴晓莉说,深圳基于一系列研究工作,建立了自然资源碳汇量核证、碳汇价值评估、碳汇交易机制、碳汇登记等全链条制度,制定了红树林碳储量碳汇核算地方标准。去年9月,深圳以拍卖方式完成了全国首单全民所有的红树林保护碳汇交易,溢价165%。这次实践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以市场化方式运作,为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管理向自然资产管理延伸,提供了试点经验。
吴晓莉建议,一方面,健全我省蓝碳交易的制度框架和标准体系,加快推动全省海洋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转化,为提升海洋生态养护水平提供资金保障;另一方面,支持深圳发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和国际红树林中心等优势,联动港澳,建设国际蓝碳交易中心,搭建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蓝碳信息平台、交易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健全蓝碳交易制度体系,为我国争取国际蓝碳市场主导权和国际气候治理话语权提供支撑。
蓝碳:蓝碳即海洋碳汇,是高效的长期碳汇,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碳储存密度大等特点。发展蓝碳不仅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生态养护水平,还是“减排”之外的另一条重要路径,可以分担和缓解碳排放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