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家聚深讨论交流 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 降低额外交易成本
日期:2023-12-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戚金城)近日,中国法治论坛(2023)暨第十六届中国法学青年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法治护航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征程、新时代中国法学青年的新使命新责任等话题进行讨论交流。
“知识产权保护是法治建设核心内容,我国已从知识产权数量大国到质量大国转换的关键时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就是保护创新渠道发展。”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会长、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关永红说,“深圳的创新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走在全国前列,具有全面、准确适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基础条件。”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性,互涉纠纷不可避免,法律冲突客观存在,规则衔接亟须建立。很多企业遇到纠纷时,自然地选择诉讼,忽视了调解这种私密、友好而又高效的替代性争议解决办法。香港联合调解专线办事处主席萧咏仪建议商事主体将仲裁或调解条款写入合同。萧咏仪建议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法律专业人才等方面合作机制。
“三个法域的差异性,也可能为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经济活动主体带来额外交易成本。深入推动大湾区法治领域规则对接、机制衔接,其重要意义就在于烫平大湾区内不同法律规则体系之间的皱褶,降低跨境经济活动的成本,进一步提升大湾区跨境商业和经济活动的可预期性和确定性。”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院长、教授习超认为,可考虑适时推动创新性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模式的论证、研讨和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