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绘就“美美与共”协调发展新画卷

 日期:2023-12-04   来源:深圳特区报

  ■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机器轰鸣,华侨城·螺溪谷旅游兴旺,绘写出产业共兴、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深圳坪山·汕头龙湖“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区揭牌,两地企业互访洽商,先行示范为“飞地经济”新模式探路。古村落活化利用、城市更新、民生加速……马峦山下四季如春的坪山大地,推动着区域经济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勇当先锋、走在前列。

  “山河湖”,相隔数百里的三个区县,不同的生动场景背后,有着一股同样强大的推动力。

  在广东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开局之年,坪山坚持高位统筹、协调联动,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标准迈进,全力打造城市风貌、反向飞地、“山河湖”抱团“三大模式”,努力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注入“活水”,谱写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崭新篇章。

  内力赋能,探索“城市风貌”品质提升新模式

  坪山,一个既有繁华中心也有发展相对落后社区的创新之城,如何统筹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是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拓展高质量发展战略纵深必须面对的课题。

  借智借力,方能凝聚更强力量。今年上半年,坪山区与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统筹推进“百千万工程”坪山样本的“1+3”顶层设计规划。同时专程请来该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长王国平举办专题讲座,为坪山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把脉献策。

  集思广益、兼听则明,点燃了坪山落实“百千万工程”的万千星火。

  古村落变身戏剧谷,焕发新颜迈向国际。

  (下转A3版)

  (紧接A1版)

  “长守村的土地全部都在生态保护线之内,近几年的发展相对较慢。”坪山长守股份公司董事长江锦武说,龙马社落户坪山后,早已无人居住的长守村旧址,如今正在建设打造戏剧谷,筹办坪山国际戏剧节,未来有望成为国家级戏剧原创基地,居民们对此充满憧憬,纷纷感叹“我们的春天要来了”。

  而在位于坪山南北两端的碧岭北、沙田北,则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碧岭北土地整备利益统筹项目已启动首批集中拆除,这是坪山区4个重点打造的平方公里级产业用地之一。沙田北片区位于深圳国家高新区坪山园区高新北片区核心区域,通过深入推进土地整备,所释放的平方公里级优质连片产业空间将成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核心区域。

  “我们这边大多都是一些加工企业,以前和坪山中心区的差距比较大,但未来应该很快就会迎头赶上,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碧岭街道居民钟志文满怀信心地说。

  在“硬产业”的同时,坪山一系列均衡公共服务的“软联通”也在加速推进。坪山高铁站升级为深圳东部综合交通主枢纽,坪山大道南段等20条市政道路通车;今年秋季坪山区“上新”10所学校和幼儿园,提供优质公办学位超8000个;区人民医院重建项目主体结构封顶,辖区千人床位数、医生数已达全市前列。

  产业支撑,探索“反向飞地”新模式

  走进“坪山-陆河共建产业园”,宽敞的坪山大道两侧,一排排厂房格外引人注目,在比亚迪的生产线上,工人们忙碌不停,场景热闹而又生动。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为推动共建产业园项目,坪山累计投入共建资金1.27亿元,自建成投用以来,双方积极探索“总部在坪山、基地在陆河”等产业共建模式,园区入驻企业达到93家,先后被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以来,园区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14.47亿元,同比增长39%。

  真金白银投入,真情实意帮扶,这样的场景对于坪山而言,并不是个案。

  赏花、农活体验、入住民宿……位于汕尾市陆河县欧田村的“华侨城·螺溪谷”文旅小镇项目,是坪山区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的又一创新探索。“景区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45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增加工资性收入200万元,农特产品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欧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军委说,如今村民“户户是股民,年年有分红”,大家都觉得生活更有奔头了。

  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坪山努力把自身发展和帮扶协作结合起来,清晰勾画出走向协调发展的蓝图与路径。

  11月14日,深圳坪山·汕头龙湖“百千万工程”产业合作园区揭牌,重点发展高端智能制造、医药大健康、新材料等产业。而在此之前,汕头龙湖(坪山)协同创新交流中心已正式启用。

  据悉,为推动合作园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坪山已组织国内一流专业研究机构前往陆河、龙湖调研考察,积极发动智库机构参与,力争从起步之初做好各项统筹谋划,探索打造“反向飞地”新模式。

  “通过共建产业园,将推进坪山区的产业资源与陆河、龙湖的空间资源充分对接融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合作共赢。”一产业研究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探索与坪山区深度合作,助力坪山与陆河、龙湖对口帮扶协作迈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

  双招双引,探索“山河湖”抱团共赢新模式

  产业兴则百业兴,落实“百千万工程”,招商引资是关键。今年以来,坪山积极探索招商新模式,推动“山河湖”成团“双招双引”,奏响了区域协作产业同兴的“协奏曲”。

  “深杭联动·共创未来”产业交流大会、坪山区(上海)外资企业专场投资合作交流会、2023坪山区全球招商大会……近段时间,坪山密集出击开展招商引资,并将陆河、龙湖产业园区纳入坪山区统一招商引资平台,采取联合招商等形式予以重点推介,同时引导和组织两地企业参加展会、论坛、“链上坪山”等相关活动,大大提升了各方商企来深和来粤投资发展信心,实现了“山河湖”抱团共赢。

  用“大招商”促“大发展”,用“大招商”促“协作发展”,彰显出坪山的大格局、大胸怀。

  “通过这几次招商活动,让我们和一些以前难以接触到的大企业、大机构进行了面对面交流,提升了陆河的产业显示度、产业吸引力,拓展了招商引资的思路和渠道。” 陆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任刘志斌表示,目前已有多家沪杭企业表达了前来考察投资的意愿,后续有望实现进一步合作。

  坪山频抛招商“大礼包”,引入“源头活水”,激发协同发展勃勃生机。

  近日,坪山一家新能源领域的“独角兽”企业,通过政府部门招商推介,惊喜地发现了一个“新伙伴”。“龙湖区的一家新能源公司在市场开拓方面极具优势,与我们在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能够形成互补。”该企业负责人表示,双方目前已进行了数次考察洽商,接下来将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做大做强。

  在全面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的新征程上,从文旅小镇的“先美和美”,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的“各美其美”,一幅“美美与共”的区域协调发展精彩画卷,正在不断铺陈舒展。坪山探新路、展新姿,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