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日期:2023-11-28 来源:深圳特区报
■ 邓达奇 李福林
提要
《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对推动党内法规的立项制定、贯彻实施、备案审查、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指引,对构建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规划纲要(2023-2027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规划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今后5年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进行顶层设计,是新起点上引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重要文件。《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对推动党内法规的立项制定、贯彻实施、备案审查、宣传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指引,对构建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构建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知识体系,需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需加强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研究,把握了解党内法规学的新理论和新范畴,提供原创的知识体系;二是需加强对中华法律文明精华的学术挖掘,为党内法规学的知识体系提供丰富的本土元素;三是需加强对中国治理实践的经验提炼,为党内法规学的学术形态和学科形态提供规范的制度基础。
《规划纲要》的制定实施对于构建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知识体系,推动党内法规制度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体系的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基础在规。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坚持构建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理论研究。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开展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要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切实体现党的意志和主张、体现党章的基本要求。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构建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知识体系进行顶层设计。二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作为党内法规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根本遵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围绕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的短板开展理论研究。
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推进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有机统一。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在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要突出运用治理的理念、系统的观念、辩证的思维提升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机统一。
优化中国自主的党内法规体系
要着眼党内法规体系的科学性、实践性和规范化。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强基础、填空白、补短板,不断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一要不断完善党的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营造尊崇制度、遵守制度的良好氛围。二要继续完善党的自我革命、自身建设制度规范体系,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形成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三要继续完善党的组织法规、监督保障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健全审查纠错机制,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制度体系。四要继续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通过法治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实施。
抓住党内法规制定质量这个关键
不断完善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体系,确保制定出台的党内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一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制度层面上补短板、强弱项,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突出问题。二要深入推进科学立规、民主立规、依法立规,统筹立改废释纂,提高立规效率,增强党内法规制定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三要充分发挥党内法规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不断提升党内法规的制定质量、提升党内法规的治理效能,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
切实提升党内法规的执行力
依规治党,使党内法规真正落地。完善各级各类党组织的责任体系,需要作出可量化、可考核、可追责的刚性规定。一要不断健全党内法规公开机制,让党内法规在“阳光”下运行。二要完善党内法规执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三要健全党内法规监督检查机制,发挥各方主体的监督作用。四要强化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党内法规教育培训,夯实党内法规执行的思想基础。
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
准确把握加强学术组织建设与人才队伍培养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新时代人才工作“八个坚持”重大原则,树立“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体系观念。一要着力培养造就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业务能力精湛、作风过硬的党内法规教育培训师资队伍,为进一步提升党内法规教育培训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二要大力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探索党内法规学科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带动更多专家学者积极投身党内法规制度理论研究。三要不断深化党内法规理论研究,进一步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完善学术研究机制和学术激励机制。
(邓达奇: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研究员;李福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