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社科简讯

南方观察 | 《深圳蓝皮书: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3》发布

 日期:2023-11-15   来源:文旅中国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编著的《深圳蓝皮书:深圳文化发展报告2023》,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深圳文化蓝皮书2023”以“数字文化的产业化探索”“文化精神的塑造与传播”“文化机制建设”“公共文化与城市文化空间”为线索,反映了一年来深圳在文化领域发展的新态势,包括文化产业的前沿探索、城市文明与城市精神的思考、公共文化空间的优化和服务提升,既剖析了存在的问题,也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蓝皮书各篇章均由相应领域的学者所编撰,全面地展现了深圳一年来在文化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其中,以“数字文化”为重点,共刊发了6篇不同角度的研究文章,着重剖析如何通过“数字文化”实现“走出去”的目标,较为系统地展现了深圳在数字文化方面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并提出决策参考。众所周知,深圳拥有腾讯、华强方特、环球数码、创梦天地、中青宝等一批在国际文化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头部企业,这些企业不仅能有效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并在数字游戏、数字音乐、直播电竞等新业态的模式创新和融合发展中成为引领者,对深圳未来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很强的带动牵引作用。

  “深圳文化蓝皮书2023”相关研究文章认为,在数字经济引领经济社会变革的新时代,深圳的数字文化“走出去”实现了跨越式推进。一方面,深圳和香港、澳门、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临近香港的地缘优势为深圳的数字文化产业出口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深圳的数字文化企业出海占据着中国数字文化“走出去”较大比例的市场份额,其国际影响力也为深圳的数字文化品牌建设打下基础。此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数字文化与数字技术关系紧密,比如:AI技术支持自动生成字幕,ChatGPT能够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进行对话、聊天甚至写文章……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文化的传播效率。

  研究文章指出,中国文化语境下的话语有时难以被及时转化,因此,深圳文化的国际传播,特别是数字文化的国际传播,容易造成“传义不传意”的窘境。因此,本地化翻译应该受到重视,文化符号的本土化转译、数字产品本体的格式化转换、面向国际传播客体的本土化运营和服务都是翻译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数字文化出海的过程中,应顺应当地的文化语境,对语言形式和文化的内涵表达展开本地化重构,让对方正确而舒适地理解深圳的数字文化。

  (供图:深圳市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