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合作平台促进博物馆文创发展
日期:2022-09-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博物馆作为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公共文化服务单位,在文化强国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对文博工作作出了许多明确指示,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做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让文物的文化内涵通过具体产品广泛传播,从而盘活文化资源、弘扬民族文化。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文创产业已经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应当建立全国性合作平台来促进其更好更快更高质量的发展。
建设全国性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意义重大
当前,博物馆文创产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故宫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馆表现亮眼,既为自身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传播传统文化等社会效益,并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契机。但是,大部分博物馆仍然处于文创产品开发的摸索阶段。由于资金不足、产品同质化、销售模式单一、人才缺失等问题,中小型博物馆难以复制大型博物馆的成功之路,需要合作平台来为其提供专业性服务,助其优化文创产品开发机制、补充发展资金、寻找合作伙伴。
当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一些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例如,“创意南京”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为南京市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服务;“文创中国”项目平台将部分国内博物馆和同阿里巴巴合作的多家品牌企业联系了起来;非国有博物馆文创联盟为全国80多家非国有博物馆提供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机会。但是,这些合作平台往往服务于本地或某类机构,未能整合全国资源,目前仍存在合作机制不够健全、合作内容偏少等问题。
可见,建设全国性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全国性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能够整合全国相关资源,帮助中小型博物馆挖掘出尽可能多的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资源。同时,全国性合作平台能够促进博物馆、企业等机构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协同合作,帮助博物馆获得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和文创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等服务,并使文创企业获得政府支持和博物馆文化资源、拓宽发展渠道。此外,全国性合作平台能够提升产业的正外部性,通过促进文创产业这一具有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来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并帮助博物馆开发自有的丰富文化资源,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传播传统文化,提升中国的软实力。
国外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成效卓著
就我国与国外文创产品开发的水平差异,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认为,“差距在于整个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链并未完全打通”。国外自20世纪80年代便开始开发艺术衍生品来提高参观者体验,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打通了整个文创产业链,并充分验证了文创产品在增加博物馆收入方面的作用。例如,自2001年起,艺术衍生品收入便是大英博物馆的主要收入来源;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仅在2015年便为纽约市创造了高达9.46亿美元的收入,其中文创产品收入近六成。
在国外,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链接了文创产品自设计至销售的各个环节,在博物馆文创产业链的完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大英博物馆股份有限公司专为大英博物馆匹配合作企业,以授权开发模式助博物馆实现了文创产品多元化;美国博物馆商店协会基于成熟的线上社区和线下平台为博物馆和文创企业提供达成合作的机会,通过为博物馆提供产品方案和商业战略、为文创企业提供文化资源而帮助二者打通了文创产业链;法国国家博物馆联盟隶属法国文化部暨宣传部,直接管理和协调多家博物馆,不仅为博物馆和企业搭建了合作桥梁,还把卢浮宫等博物馆打造成了商业和艺术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公共空间。反观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在整体上仍然发力不足且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因此,急需全国性合作平台来为正在摸索文创产品开发的国内博物馆提供帮助。
我国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的建设方向
全国性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不仅能促进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还能解决以省或区域为单位开发文创合作平台的高成本问题,并避免同质化竞争。因此,建立全国性文创合作平台应当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未来,我国应当致力于打造全国性博物馆文创合作平台,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第一,整合信息资源。合作平台应当为博物馆文创产业提供信息资源,对博物馆版权与产品需求、文创企业信息、行业咨询等内容进行整合。第二,建设线上线下双平台。线上平台可以为博物馆和文创企业提供沟通和交流的便捷渠道,实体商店联盟则能够采用连锁商店形式来拓宽文创产品的销售渠道。第三,重视从业人员培养。培训课程、职业规划服务与研讨会也应当成为合作平台的重要内容,从而为博物馆文创产业培养出有创意、会设计、懂营销的专业性人才,并以明朗的职业前景来吸引更多人才。
(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决策咨询项目“北京市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1JCC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