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历史教科书比较研究
日期:2022-0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陈炼)注重历史教科书的国际比较研究,深入了解国外中学历史教科书生产机制及其对中国形象描述的策略,是提升教科书价值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际历史教科书研究应该从“术”提升到“道”。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日前召开的“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下的国家形象: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的新视野”学术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杨彪提出,历史教科书的国际比较研究日趋重要,我们的视野不能仅停留在“如何教学”的技术层面,而应上升到“为何生产这种历史知识”的理论层面。为此,要注意历史学本身的认识问题,把握历史教育与历史学及教科书之间的复杂关联,并具备现实国际政治关怀。
外国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国很大程度上是该国的“他者镜像”。四川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张利娟认为,外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形象所代表的并非真实的中国,而是他人想象中的文化他者。西方历史教科书中展现的古今中国形象,由教科书编者的个人喜好、现实需求、价值判断、选择过滤而成。
从理论与方法层面革新中学历史教科书研究范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孟钟捷认为,面对当下的历史教科书研究热潮,研究者对某些问题要有更冷静的思考,应关注“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职责与边界是什么”“我们能通过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研究发现什么”“如何突破现有研究路径”等重要问题。研究者须结合历时性与共时性的视角,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进而发现各国历史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不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