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数字政府高质量建设
日期:2024-06-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数智时代的到来,使得政府的工作和服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提升政府治理效能、优化公共服务的关键手段。未来社会,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政府建设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仍面临诸多挑战,为应对挑战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数字政府建设,进而提升数智时代政府行政效率。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政府应构建自上而下的统筹管理机构,建立中央到区县的多级组织架构,明确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部门和执行部门,明确信息化工作的领导者和执行者;政府应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数字政府建设的总体方略、实现目标、详细规划与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数字政府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时间表。就顶层设计而言,应涵盖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架构、系统平台、数据资源、业务应用等方面,确保各项建设内容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确保各地数字政府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一致。同时,还要制定综合的、科学的、可行的发展规划。发展规划应涵盖数字政府建设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明确各项任务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在考虑技术发展趋势、经济社会需求和政府治理需求等因素的同时,确保数字政府建设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数字政府建设的核心目的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与服务效能。因此,需要制定公共服务数字化推进政策,明确公共服务数字化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不断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政府治理方式与服务方式。积极通过数字技术,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提升政府服务效率效能、优化服务体验,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
一要转变政府服务理念,将传统的以政府为中心的管理理念转变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这意味着政府部门需要更加关注民众的需求和期望,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为目标。数字政府建设正是一个有力的工具,能够促进这种服务理念的转变。
二要创新政府治理与政务服务方式方法,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服务效能与服务质量。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机关办公“一网协同”,社会治理“一网统管”。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社会治理的精准感知、预测预警和快速响应,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这种服务理念的转变使得政府的治理与服务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加便民化、亲民化。
三要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从而提升政府治理效能。政府应以提高服务效能为导向,不断优化数字政府的服务功能和用户体验,着力建设“网上政府”“掌上政府”。通过推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更多事项“网上办”“掌上办”,更多事项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效能和质量,进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数字政府的参与度、认知度和满意度,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优质化、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高效化的行政服务需求。
四要通过建设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公共服务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强化数字政府的法治保障。数字政府建设不能缺失法律规范与法治保障。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首先,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要崇尚法治精神,树立法治思维,掌握基本法治方法,具有法治领导力。持续提高我国领导干部法治素质,增强其法治精神、法治思维能力。其次,数字法治政府建设旨在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增强决策法治性、保障行政的合法性。再次,要以数字化、法治化手段,确保行政程序的制度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公正性。复次,要以数字法治政府建设为契机,推动软法体系的完善,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升法规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建立健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进行评估和审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数字法治政府建设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协同机制。政府可以探索利用新技术手段,建立完善数字政府治理协调协同新体制新机制,实现跨部门、跨地域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政府治理的整体效能。其一,数字政府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需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确保各部门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互相协作、配合与帮扶。通过制定跨部门协同政策,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和协作方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促进数字政府建设的深入开展,推动数字政府健康发展。其二,数字政府建设应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资源的互通互联,为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其三,数字政府建设高位统筹,理顺数字政府工作机制。建立高位协调机制,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注重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需要制定科学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政策,培养一支具备数字素养和专业技能的政务人才队伍。同时,还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信息化培训和教育,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素养和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应定期组织数字化素养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化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具体实践中,还可以建立数字化应用的激励机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使用和推广信息技术。例如,可以设立数字化应用优秀案例评选、奖励信息技术创新成果等方式,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强化数据安全管理。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风险,保障政务网络的稳定和安全运行。政府应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中的技术和安全保障工作,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其次,要加强数字技术研发和创新,提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技术保障能力,构建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再次,要制定严格的数据保护和隐私政策,明确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等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标准,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最后,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数据泄露、剽窃、滥用等违法行为,确保数字政府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建立健全评价、评估、考核与监督机制。为确保数字政府建设的顺利进行并取得实效,需要建立完善的、科学的、高效的评价、评估、考核与监督机制,加强监管和评估。
一要明确“数字政府”“数字机关”“数字政务”建设、监督与评估的对象、内容、方法和标准,加强对数字政府建设全过程的评估、评价、考核与监督,发挥好评估、评价与考核的导向功能与激励机制的作用。二要公开透明地发布监督与评估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持续改进和优化升级。三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政府部门对市场、社会等领域的精准监管和高效管理;同时,还要利用数字技术推动监管方式和监管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提升行政监管效能和治理水平,开创政务服务新局面。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政府的治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我们应准确把握全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势,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局出发,将数字政府建设置于发展、改革、数字中国全局中来把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系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