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优越性
日期:2024-03-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可以巩固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激发和凝聚中国人民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代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精准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找准历史定位,有效回应了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要求、新期盼。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考察时首次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人民民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深深根植于千百年来中国的具体民主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百年奋斗为中国人民民主事业发展探索出的新路径,代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形态。
新时代基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素质提高、经济发展和法制完善等客观条件,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现实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与实践特征的历史性结合,把中国式民主价值和理念更多地转化为科学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体现实的民主实践,提高了国家治理效能,为人类民主事业的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
其次,民主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但民主的实现形式是多样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基于我国国情发展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也体现了全人类对民主的共同追求;既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
全过程人民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对此,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提出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规律的认识,积极发展和完善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纳入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的治理轨道,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首先,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方面的需求,更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
其次,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了人民主体地位。在科学有效制度安排下已经形成了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了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有效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有力地凝聚人民力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种民主形态,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更有力地凝聚了人民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一个不断成熟和发展的过程。坚定不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更有力地激发人民内生动力,凝聚人民力量。
首先,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具体民主实践全程贯通的民主,从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等任务要求和工作重点入手,拓宽了民主参与视野,丰富了民主参与形式,打通了民主参与渠道,保证从全方位、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政治,充分反映中国人民意愿,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其次,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各个方面,集中力量办大事,通过切实保证人民利益的实现与发展凝聚人民的向心力。
再者,全过程人民民主严防形式主义泛滥,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激发了中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驱动力,能够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和人民力量。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