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日期:2024-12-1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11月15日,2024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会议在沪举行。此次会议以“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为主题,充分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新型产业、贸易发展趋势下,加速生成新质生产力对上海及长三角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践路径。
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力点提升国际竞争力
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调查副专员史轶玮以视频形式为会议致辞,上海市商务委二级巡视员尤永生、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贤、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干春晖出席会议并致辞。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裁季胜君为会议做主旨演讲。出席会议的还有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等相关负责同志。
史轶玮在致辞中肯定了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领域的工作成绩。他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助于培育竞争新优势,积蓄发展新动能。要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要在开放合作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另一方面,坚决反对各种保护主义,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发展新质生产力。
尤永生表示,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深刻改变着全球产业格局和国际竞争态势。上海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丰富的贸易资源,长期致力于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站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和竞争力。上海市商务委将持续秉持开放包容、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为发力点和突破口,积极引导探索创新、深化推动国际合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动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新型贸易模式,推动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质升级。
2024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会现场一 主办方提供
探究未来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环境新变化
会议还发布了“2023—2024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列报告”及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授予了第四批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联盟单位,并为2024年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优秀案例颁奖。
据悉,“2023—2024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列报告”已连续第七年发布。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汤蕴懿研究员对2023年至2024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进行了解读。结合未来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汤蕴懿研究员表示,上海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未来可从更加重视创新引领,建设更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更加重视开放合作,为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更加重视核心环节,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更加重视低碳发展,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更加重视要素大同,进一步提高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更加重视新型贸易,助力产业高质量主动全球布局六个方面提出展望。
干春晖表示,2017年以来,在商务部指导和上海市商务委的直接支持下,上海社会科学院项目组以提升上海重点产业国际竞争力为核心,从外部环境、贸易表现、指数评价、未来展望等多个角度,持续开展对上海重点产业的跟踪研究。今年发布的九个报告,涵盖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也包括了新能源汽车、高端船舶与海工等战略性产业;今年还特别增加了关注重点传统制造业的上海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后续,项目组将采用专题发布的形式,与行业组织、重点企业一起,对各个行业进行深入探讨。
会上还举行了“长三角融媒创新协作平台”签约仪式。在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指导下,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牵头,沪苏浙皖41城广播电视台(集团)共同发起“长三角融媒创新协作平台”,本次签约将进一步推动“智库—媒体”深度合作,共同助力提升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研讨环节,来自院校、机构智库的专家学者还分别从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企业国际化布局、新贸易新功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等多角度,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做了交流汇报。会议结束后,还同步开展了2024年度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一区一品”提升合作交流活动。
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管理委员会指导,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长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合作联盟等单位联合承办。
2024年上海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会现场二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