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围绕多元文化与社会工作开展学术对话
日期:2024-07-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羿)2024年6月28日至30日,“多元文化与社会工作:全球化时代的对话与交流”国际学术会议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新西兰、哈萨克斯坦等国的12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多元文化与社会工作、全球化时代社会工作、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社会工作、社会治理与多元文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席安娜玛利亚·坎帕尼尼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赵利生教授主持开幕式。
沙勇忠表示,多元文化社会工作正在成为全球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国际学术界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实践与理论问题,加强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与国际同行的对话,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安娜玛利亚·坎帕尼尼认为,社会工作研究面临个人兴趣驱动和碎片化的风险,如何在多元和多样性挑战中更好地实现社会、服务对象和研究者多元共赢,需采用多种方法发现反思性和创新性知识,践行社会工作使命,中国社会工作研究学界必将为全球社会工作发展注入新的希望。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致力于全球范围社会工作教育与社会工作者能力建设的提升,促进社会工作教育研究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合作,推动研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和实践经验有效反馈到社会工作研究教学中。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原副校长、新西兰总督辛西娅·基罗为本次国际会议发来贺信,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迈克尔·韦伯斯特代表宣读贺信。
安娜玛利亚·坎帕尼尼、清华大学教授景军、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瑞雪·墨菲、泰国清迈大学副教授阿那亚·西里丰、四川大学教授张威、中山大学教授程瑜、新西兰梅西大学教授马克·亨里克森、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教授光东春、兰州大学教授焦若水、格鲁吉亚阿尔特大学副教授安娜·格韦塔泽、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何雪松等国内外学者就社会工作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临终反向关怀、“关怀伦理”理念与中国基层社会工作、泰国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促进包容性发展、以“基础能力”为根本目标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中的文化价值观遵守与道德决策、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中社会工作建设、社会工作发展的全球前景、文化与人本视角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全球与本土张力、格鲁吉亚社会工作服务文化适应策略、新西兰毛利人社会工作组织领导力、从中国社会工作动态调查看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等主题进行主旨交流。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委会、西北大学哲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法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