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理论热点

弘扬丝路精神 促进文明互鉴

 日期:2024-05-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来,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价值理念的丝路精神,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演进、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其精神内涵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贡献与中国经验。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伟大征程中,丝路精神又被赋予崭新的时代意蕴、丰富的时代价值,致力于将“一带一路”建设成为一条文明之路,增强沿线文明对话、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和平合作,就是以平等为基础进行沟通交流、坦诚相待,增强彼此政治互信,发挥地缘相邻和经济互补等优势,打造共同担当、相互补台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平、爱好和平,为促进世界经济往来、文明传播、推动人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唐宋还是元明,从陆上或海上来到中国的商人,最初都是以“朝贡”的方式实现贸易的目的。明朝永乐年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只有宝船和友谊,没有坚船和利炮,树立了中国和平友好、厚往薄来、以仁惠友的大国形象,成为千古佳话。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也加剧了爆发矛盾冲突的可能性。“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愈加密切,生活背景、政治制度、民俗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差异,难免会产生碰撞和冲突。但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和平合作的达成,需要拓展和平共处的全球视野,培养与人友好的合作意识,保持和平友好的处事风格,相互尊重、和平相处。

  开放包容,就是在思想、思维、眼界等方面树立兼容并蓄的意识,勇于博纳众长、善待万物,这是丝路精神最显著的特征。共建“一带一路”,要加强“五通”,其中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1]民心相通,其关键点是要以一种开放包容的自信心态主动敞开自己、悦纳他人。虽然我国北宋时期国土面积远不如元朝,但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最繁荣的朝代,宋朝优化了海上丝绸之路,海运能力空前提升,海外贸易范围东至日本、北到高丽,南达东南亚几乎所有沿海国家,西及阿拉伯地区和东非,仅《诸蕃志》一书中记载的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就有50多个,中外贸易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繁荣,仅关税在财政中有时就占到15%[2][3]。十八世纪末,由于中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人民反清起义不断发生,清政府以“自卫”为借口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人民也因与世界潮流隔绝而不明世界发展大势成了井底之蛙[4];1840年,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开进了中国的领海,用大炮轰开了晚清的国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接连遭受重创,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开放包容,其发展才具有生命力,才不会被历史所淘汰;谁开放得早、开放得快,谁就发展得好、发展得快。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开放包容精神,根植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体现为其公民所具有的开放包容的心态。树立开放包容的自信心态,在看待问题时乐观积极,在对待外来事物时善良包容,是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潮流的现实需要,更是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互学互鉴,就是不同国家之间在尊重文明、道路和发展方式等方面呈现多样性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伴随着世界各种文明交流对话与互学互鉴展开的,自原始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智能社会,均是如此。尽管不同时代会受到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但全球文明交流互鉴从未中断过,只是深度与广度不同罢了。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文明互鉴;人类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因平等交流而变得丰富多彩,正所谓“同不妨异、异不妨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5]。在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各国,直接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兴起,与此同时,西方的历法、天文和医药也传播到中华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等“新四大发明”迅猛发展,不仅在物质和精神层面满足了中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改变了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进口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提质增效[6]。丝绸之路上不仅有货物贸易的往来,更有宗教文化的传播;不仅有生活方式的交流,更有思想思维的碰撞;文明的内核在于交流,交流的结果带来进步。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明确反对“文明冲突论”,“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新的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尊重文明交流互学互鉴规律,坚定文化自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互利共赢,就是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虽然种族不同、社会文化不同、政治制度不同,存在着信仰差异和一定的政治分歧,但相互之间能够求同存异,一起应对外部的威胁和挑战,各自都能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在秦汉时期,丝绸之路便发挥了连接世界东西方货物交换、思想交流、技术互鉴、共同发展的作用,不同文明在交流和碰撞中实现伟大跨越[7]。世界各国各地区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将产生巨大的磁场效应,其价值远大于单一的文化价值,从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左传》有言“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已经深入人心,“既要让自己过得好,也要让别人过得好”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不论是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还是国际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都充分表明:整个世界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需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摒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错误观点,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实现共同利益。这不仅需要世界各国政府的一致行动,而且需要各国人民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共同担当。互利共赢意味着要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蕴含着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我们要顺应世界发展大势,树立“善其身,爱天下”的理想,坚定“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信念,在互融互通互利共赢中构建文明对话合作网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白皮书: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2023年10月10日,https://m.gmw.cn/2023-10/10/content_36883338.htm。

  [2]黄纯艳:《论宋朝海商在中外关系中的作用》,《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3]陈高华,吴泰同编:《宋元时期的海外贸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2页。

  [4]李放,卜凡鹏主编:《中国 腾跃的东方巨龙》,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3年,第69页。

  [5]朱碧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理逻辑与实践省思》,《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8期。

  [6]吴浩:《“新四大发明”的思想史意义》,《人民论坛》,2019年第7期。

  [7]方正辉:《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 ,《对外传播》, 2015年第3期。

  [8]刘利,纪凌云译注:《左传》,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第213页。

  【本文系2022年福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福建高校港澳台学生国情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会资助课题“华裔新生代知华友华爱华意识培养路径研究——以厦门7校陈嘉庚奖学金生学习传承‘嘉庚精神’为例”(2023B0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华侨大学港澳台青年研究中心副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