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首页

头条新闻

深圳蓝皮书:2021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挑战与机遇并存

 日期:2021-11-15   来源:强国号

  2021年11月11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深圳蓝皮书: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21)》。

  2020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态势总体良好,但是也要认识到,在外部风险挑战、疫情冲击、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一是从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看,全球疫情仍在肆虐蔓延,新冠肺炎病毒持续变异,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广泛深远,中美贸易摩擦虽有望阶段性缓和但发展态势仍有待观察,消费、文体旅游等行业尚未完全复苏,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企业市场预期和投资趋于谨慎。二是从重点领域看,房地产投资方面,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控和城市更新周期逐年加长影响,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下行;工业投资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主要制造业投资意愿不强,从目前来看短期内难有较大产业项目支撑工业投资快速增长,工业投资后劲不足、总体增长乏力;基础设施投资方面,水污染治理投资已过高峰期,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力度常年基本稳定,随着轨道四期和四期调整项目全面开工,轨道交通年度投资将相对稳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缺乏行业和项目支撑。三是从投资要素保障看,在财政增收压力增大背景下,需要创新利用各种融资工具,激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投资活力,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土地供应紧张局面进一步凸显,土地获取成本高,对投资项目落地形成制约。从技术供给看,关键技术瓶颈亟待突破,顺应经济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需加大信息产业、高端制造业等投资力度,但制约这些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引进面临封锁,自主创新周期长。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运行中也存在不少积极因素。一方面,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双区驱动”战略全面铺开将催生大量的投资需求,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迫切需要加大“两新一重”项目投资力度。民生幸福城市建设需要加大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力度,基础教育、高水平医疗资源、水环境污染治理、固体废物收集及处置等设施投资需求旺盛。推进深圳经济产业结构升级,汇聚更多高端人才,必须加大公共住房供给力度,加快破解住房供需失衡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需要加大高科技产业投资力度。另一方面,2021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将迎来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经济反弹,有机会营造良好的外部投资环境。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上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5.5%,2022年增长4.2%,展现了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乐观预期。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指出,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

  

  《深圳蓝皮书: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