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学术高地 迸发思想动力
日期:2021-10-15 来源:深圳社会科学
打造学术高地 迸发思想动力 深圳加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强市 作者 | 韩文嘉 图文来源 | 深圳特区报
近期,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为全面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制定了路线图与时间表。在规划中,深圳郑重树起了新的学术理想——“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与城市定位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强市”。 “哲学社会科学强市”的高远目标,正来自于深圳社科工作近年来卓有成效的探索。伴随着“文化强市”建设的加快推进,近年来,深圳社科事业蓬勃发展,学术氛围日渐浓厚。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一年来,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着力推动深圳社会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在学术平台建设、人才培育引进、社科普及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深圳的学术园地栽下一片郁郁葱葱的迷人风景。 固根基 筑阵地 强化学术平台效应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改革创新研究特辑书影 聚人才 强队伍 优秀社科成果涌现 近年来,深圳启动了“深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名家计划”,建立“社科人才库”,广纳国内外优秀学者为深圳发展贡献智慧。作为深圳请来的“高参”,专家们在深圳深入调研,以深圳为案例总结中国城市的发展经验,并为深圳的各项事业咨政建言。 如今,深圳形成了“小核心大外围”的研究格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涌现了一批功底扎实、锐意进取的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也在鹏城大地迅速涌现。去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之际,深圳市社科院组织市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深圳经济特区4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改革创新研究特辑》共十部著作出版,该特辑还被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评为当年的“特别贡献奖”。“这套特辑对于讲好改革开放的‘深圳故事’,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深圳密码’,全方位宣传深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科学指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了‘深圳智慧’与‘深圳方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王茵表示。 这系列作品也是《深圳改革创新丛书》的特辑。《深圳改革创新丛书》作为深圳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此前已经出版了六部专辑。深圳近年来还每年出版《深圳学派建设丛书》《深圳蓝皮书》,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为深圳学派留下了铿锵足印。 近年来,深圳社科院组织专家学者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新时代深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等方向开展了一批课题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今年以来,市社科院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直面现实热点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开展了“深圳民生‘七有’研究”、“深圳住房调控机制与对策研究”、“深圳民生幸福标杆城市测评研究”、“儿童参与视角下的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研究”、“深圳市足球爱好者使用足球场地情况调查”等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调查研究,撰写了一批高质量研究报告。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市高等院校、党校、综合研究机构等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170余项、教育部项目立项120余项、中央和国家其他部委项目立项190余项、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230余项。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立项416项。出版中外著作约600本,发表CSSCI论文1400余篇、SSCI论文1200余篇。
第十一届深圳学术年会
创刊3周年平台效应初步显现 今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成果发布会,发布了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最受欢迎新刊及2020年度最受欢迎期刊。当时创刊仅两年半的《深圳社会科学》荣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2016-2020年最受欢迎新刊”及“2020年度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最受欢迎期刊”。 无疑,《深圳社会科学》已是近年来社科界令人瞩目的一本新刊。2018年9月,双月刊《深圳社会科学》在第五届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上正式面世,至今已出版19期。《深圳社会科学》是深圳市人民政府主管,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术期刊。创办《深圳社会科学》,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 刊物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办刊方向,恪守理论联系实际,立足深圳,面向全国,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全力打造成为具有全球视野、中国气派、深圳特色、时代精神的人文社会科学高端学术平台。刊物常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经济特区与改革开放研究”“深圳研究”等特色栏目,受到全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支持。 在《深圳社会科学》的平台上,诞生出越来越多的优秀成果。仅以2020年度为例,当年,《深圳社会科学》刊出6期共90篇学术论文,在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的总下载量、阅览量共23166次,知网篇均下载量超过200次。其中基金资助文献48篇,占比53.33%,包涵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省部级多项重点研究课题,覆盖全国多个省区市和重要城市。 创办三年来,《深圳社会科学》已赢得了社科界的认可。去年《深圳社会科学》首次进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学术期刊数据库用户关注度报告(2019)》“关注度指数”总排行榜第18,在全国578种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中,综合关注度指数位列第3,仅次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与《中国社会科学》。《深圳社会科学》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策划建设品牌专栏,突显深圳学术特色,通过办“名栏”创“名刊”,推动《深圳社会科学》迈上新台阶,不断努力提升刊物影响力。 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单(25家)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世界政党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深圳社会科学院现代化与全球城市研究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开放型经济与大湾区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城市文明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智能管理与创新发展研究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大数据会计与决策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民生幸福标杆研究中心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深圳市情调查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
大连海事大学深圳研究院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荷兰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
深圳大学媒体融合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