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首页

头条新闻

朱虹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解读“小平小道通往康庄大道”

 日期:2025-05-19   来源:读创文化广场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5月18日下午,南昌大学教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会长朱虹受邀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以“小平小道通往康庄大道”为主题,为观众深入解读邓小平在江西三年零四个月的观察与思考,并分享《小平小道》一书的创作心得和感受。

  

  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邓小平同志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他在工厂至住所的一条炉灰渣铺就的1500多米长的小路上,风雨无阻地往返,这就是著名的“小平小道”。邓小平在小道上观察着,思考着,等待着,用坚实而稳健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道。从小平小道延伸出去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朱虹表示,深圳就是“康庄大道”的代表。“我们要特别感谢小平同志在江西深刻的思考,指引了中国的康庄大道,中国才出现像深圳这种改革开放的实验区、中国改革开放的带头羊。”

  尤要一提的的是,《小平小道》这本书是朱虹通过长达五年的深入研究,在披览大量资料、考察历史现场并采访事件亲历者后完成的作品。“通过阅览大量资料特别是内部资料,到历史现场实地考察,寻访历史亲历者,掌握了很多第一手资料以及动人的细节,对小平同志下放江西劳动期间的工作时长、生活作息、三餐食谱、读书锻炼等情况均有所了解。”朱虹介绍道。

  

  讲座上,朱虹以《小平小道》的创作为切入点,围绕“以小见大”“一条红线”“穿越时空”“家国情怀”“坚韧不拔”五大关键词,以讲故事的形式,结合鲜活的细节,详细回顾了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的这段特殊经历,重点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在这三年零四个月的观察与思考如何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思想基础,凸显小平小道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体现邓小平同志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深沉可贵的家国情怀。

  朱虹说,他是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大学生,他的成长经历与改革开放历程同步。“和同时代的人一样,我们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对邓小平同志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就是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调查研究,沉心静气来写这本书的。”朱虹表示,希望读者在阅读《小平小道》一书时,能够跨越时代,沿着故事的脉络,走近既有着超人境界和非凡格局、也有着普通人的爱憎和深情的邓小平,学习他身处逆境而始终豁达乐观、肩负重任而总是举重若轻、目光远大而始终脚踏实地、功高至伟而从不居功自傲的伟人品格。从故事中汲取智慧,从思想中吸取养分,从精神中获得力量。愿每一颗奋进的心灵都不畏艰险、踏平坎坷、勇毅前行。

  (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审读: 贺平波

  读创编辑陈广琳